
每天在校运动两小时,比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赛事还是培养运动习惯的大课堂。
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乐动比赛日”,开展“班级赛”“年级赛”“校际赛”“春、秋两季学生运动会”,让更多学生“动”起来、“赛”起来宝聚荣配资,实现人人都参与、人人有项目。
校园足球联赛,是上海市梅陇中学学生们最期盼的赛事:全校50个班级,一个年级十几场比赛,连续一个月的比赛轮番上演,超过50%学生的参与率,让整个校园活力四射。“我们的校园足球联赛已经举办了好多年,比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足球技能测试和8人制比赛。”梅陇中学副校长孙俊峰介绍说:“我们根据孩子们在学校体育课上学习的传球、射门等技术,专门举行技能测试,这些参与的学生主要是普通学生。8人制的足球比赛,我们不限定性别,让更多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因为比赛场次多,又要保证其他课程的时间,学校尽量把赛事安排在早上上学前、中午休息和下午课后这些“碎片化”时间里进行。哪怕是早上8时前比赛,只要有自己班级的比赛,孩子们也全员参与,为足球小将们加油助威。
梅陇中学不仅有足球“班班赛”,还有“月月赛”:1月是迎新长跑,3月是乒乓球挑战赛,4月是校园足球联赛,5月举行啦啦操比赛,6月会邀请六、七年级的家长到校,参加趣味运动会;下半年,9月的棋牌类挑战赛报名踊跃,10月迎来校园田径运动会,11月则是和足球联赛一样热闹的篮球联赛,12月将举行跳踢比赛。“每个月有比赛,学生们每个月就有期待。”孙俊峰说,学生在校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学习体育就是为了在赛场上展现自我,每个月举办不一样的比赛,让体育特长的学生在赛场上展现自我,这些体育特长和爱好,能伴随他们,成为一生的兴趣所在。
梅陇中学校园体育赛事丰富。
除了“班班赛”之外,校际间的比赛也风生水起。据了解,普陀区教育局联合区体育局每年会举办贯穿全年的青少年体育系列赛事,在发挥体育赛事的育人价值的同时,挖掘“好苗子”,建立与市级比赛衔接的“金字塔”式竞赛通道。2025年,普陀区计划共开展“30+2+X”项比赛,预计参赛学生2.4万人次以上,参与率占全区中小学生数的30%。“30”按照“普及+发展+特色”设置赛事体系,不断丰富运动项目;“+2”为两项专项赛,即人人学会游泳达标赛、体质健康专项赛;“+X”则是针对新兴、小众项目,将以邀请赛形式邀请本市兄弟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参加,扩大项目普及面。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基本在校内完成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终身习惯。徐汇区田林中学除了学校室内球类馆一早开放,让平时喜欢早到学校的学生可以进行早锻炼,西校区三个活动空间放置了小型安全有趣的健身器材,供学生课间10分钟锻炼。此外,还推出双休日开放共享机制,每周六上午开放西校区操场,开展学校运动队篮球、足球、长跑等集训,同时操场向社区居民与家长开放;每周日下午向学生及家长开放东校区体育馆。学校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小手牵大手”,和家庭成员在家里、社区和社会上从事适宜的体育运动,使运动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让老师带着学生运动,让孩子激发大人一起运动,从而带动整个家庭乃至更多人,培养热爱运动的终身习惯。”田林中学校长顾炜说,只有当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宝聚荣配资,热爱运动,性格开朗,“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自然也就少了。
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